扫码了解更多
客服电话:400-1020-696
推荐新闻
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中的标准和安全与标准
上传时间:2022-07-19


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和集成平台的建设,也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共享平台,实现真正意义的区域医疗卫生数据交换和医疗业务协同应用。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中标准和安全始终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新概念和新技术的应用将是建设发展的动力,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医疗实现技术上的跨越,借助社交媒体(如微信)手段来传送数据,为市民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医疗定义

区域医疗是指通过统一预约挂号、双12向转诊、远程医疗、区域一卡通、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等服务,实现区域内医疗资源整合的最大化利用,实现横向和纵向的系统整合和信息交换,实现医疗、医保、新农合信息的交互和共享,实现区域内医院间的协同合作。

区域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是指将区域内的同一范围内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由三级医院作为核心,联合若干所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了减轻一级医院的就诊压力,引导居民分级诊疗而组成的医疗联合体。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通过连通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行政业务管理单位及各相关卫生机构)各医疗机构,为各医疗机构提供卫生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分析、表达,满足与其相关的各种需要,支持区域卫生管理,通过标准规划和信息安全的实现,为居民提供一个开放的、共享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模式。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已将这种全新的建设模式作为医疗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

国内外发展现状

区域医疗信息化和电子健康档案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难度较大、周期很长的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业务内容非常复杂,各业务系统相对独立,缺乏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因此需要借鉴各国的成功或失败的实例,参考行业内的经验和相关标准,为我国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案例。

(一)国内现状

我国区域医疗的发展根据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大致可以将其分为3个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 年代中后期,医院信息系统以门诊收费、住院收费、药品管理等面向医院管理的系统为主。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医院信息系统主要以面向临床的业务系统为主,如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放射信息系统(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RIS)、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LIS)等临床信息系统逐步推广。

近十多年来,实现预防保健、医疗服务和卫生管理一体化的信息化应用系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区域医疗”这个概念被越来越多的提出。特别是在2009年新医改以来,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开始蓬勃发展,开始进入“区域性数字化医院”和“智慧医疗”建设阶段。

目前大部分一级、二级医院还处于临床信息化建设阶段,部分大型医院和发达城市进入区域信息化建设阶段。一部分大型三甲医院完成了医院集成平台的建设和与区域医疗平台的对接,一部分发达城市如上海厦门广州等都开始积极探索建立本地区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居民健康档案在医院、社区之间的共享以及基于健康档案的“电子双向转诊服务”等区域医疗业务协同。

(二)国外现状

近年来,英国、美国、加拿大等一些国家先后投入巨资开展了国家和地方级以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共享为核心的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这些举措主要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公民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性,以提升整体医疗服务质量。

英国从1998年开始策划电子健康记录应用,制订了国民卫生服务信息战略项目(national pro-gramme for IT,NpfIT),从2003年底开始搭建一个全国性的卫生信息网,部署一系列应用服务。通过这一信息网病人可以选择并预定医院服务、获取自身的电子病历档案并办理出院手续等;医生可以实现包括电子病历、网上预约、电子处方、医学影像共享及远程医疗咨询等。

2004年1月20日美国前总统布什提出,要在10年内为全体美国公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2005年,美国国家卫生信息网在4大试点区域分别开发全国卫生信息网络架构原型,研究包括电子健康档案在内的多种医疗应用系统之间互通协作能力和业务模型。

2000年9月,加拿大成立Infoway机构以推动国家以及区域卫生信息网的建设。2002年开始,Info-way宣布开始建立全国性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药品信息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影像信息系统、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和远程医疗系统;建立用户、医疗服务机构的统一识别系统以及基础架构和标准的研究。

建设目标

(一)加强卫生行业各领域的资源流通和业务联动

加速区域范围内大型医院、基层卫生和公共卫生领域的信息化建设进度。医疗服务领域推行区域电子病历和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加快社区与基层医疗、预防保健和卫生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实现医疗资源及信息的共享共用。促进数字化医院建设,发展双向转诊和远程医疗,推广各类在线便民服务。推动公共卫生系统向集成化、整合化发展,提升公共卫生领域血液管理、卫生监督、疾病控制领域信息化的覆盖面和应用深度,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二)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在卫生领域的共享

实现居民在不同医疗机构的诊疗信息的连续、动态管理及共享共用,既能为医生准确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对提高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大有帮助: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减轻病人的负担;还能提供政府卫生决策和居民自我健康管理需要的信息资源。同时推进居民就诊一卡通、会诊、门诊预约挂号系统、公共服务信息发布等平台基础上的应用服务。卫生部门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认真组织研究、加强沟通、大胆探索,积极尝试,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和信息技术,方便市民就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升卫生行政部门管理水平。

(三)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数据采集与服务

整合物联网、宽带应用、4G、蓝牙等多种创新技术与医疗服务的特点和实际需求结合,引进国外先进的健康管理模式,开展家庭病床护理、慢病病人管理等多种应用探索,充分考虑与信息共享平台的信息资源、技术资源、基础设施资源的共享和利用。

来源:医信局  图源:图虫创意


返回列表

上一篇:国内电子病历应用水平趋势分析,区域高级别医院最多达37家!

下一篇:群创病房护理ICU探视系统在贵州医院中标!

0.1017s